8年8篇CNS!上科大华甜团队今日再发Nature !破解甜味密码

8年8篇CNS!上科大华甜团队今日再发Nature !破解甜味密码

6月24日,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华甜/刘志杰团队在《自然》(Nature) 上以“加速预览 (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sweet taste receptor”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人类甜味受体在无配体 (apo)及结合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 (sucralose) 状态下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系统揭示了甜味受体独特的非对称二聚体结构特征和配体识别机制,为揭开甜味感知的分子之谜迈出了关键一步。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史宗俊,iHuman研究所博士后胥维秀,副研究员武丽杰和生命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岳晓磊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iHuman研究所研究员、生命学院助理教授华甜,iHuman研究所研究员、生命学院教授刘志杰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上海科技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文章通讯作者华甜博士毕业后,加入上科大刘志杰课题组,毕业即被聘为副研究员。按照常规流程,博士毕业后要经过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两个阶段,才能晋升为副研究员。华甜则连跳了两级。2025年3月,毕业2年多的华甜已从副研究员晋升为上科大iHuman研究所独立PI、助理教授,研究员。截止目前,已是博士生导师的华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8篇CNS顶刊(4篇Narure+3篇Cell+1篇Science)。

2016年:人源大麻素受体 CB1与拮抗剂AM6538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发表在《Cell》上,入选《Cell》十佳论文和上海市十大科技事件;

2017年:人源大麻素受体 CB1分别与激动剂AM841及AM1542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发表在《Nature》

2019年:人源大麻素受体 CB2与拮抗剂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发表于《Cell》

2025年:人源大麻素受体 CB2及CB2分别与激动剂及下游信号G蛋白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与功能研究成果于《Cell》

2025年:趋化因子受体CXCR2与内源性配体白细胞介素8(IL8)和下游G蛋白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2022年:人源苦味受体TAS2R46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揭示了class T GPCR独特的三维结构特征及激活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2024年:人源苦味受体TAS2R14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揭示了TAS2R14独特的配体识别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对甜味的追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作为五种基本味觉之一,甜味帮助人类祖先识别高糖、高能量的食物来源。然而,糖分过量摄入引发的肥胖、糖尿病等已成为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健康负担。

既往研究表明,甜味刺激不仅可以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产生愉悦感,还参与血糖调节和能量代谢等过程。与酸、苦、咸、鲜等其他基本味觉类似,甜味的感知起始于舌头味蕾中特定味觉细胞表面的味觉受体。甜味受体不仅分布于口腔味觉细胞,还广泛存在于肠道、胰腺等组织中,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潜在靶点。

甜味受体是由I型味觉受体中的TAS1R2和TAS1R3两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GPCRs)家族中的C类成员。它们可以识别和感知不同类型的甜味物质,包括天然糖类(如蔗糖)、人工甜味剂(如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纽甜)和甜味蛋白(如索马甜)等(图1)。然而,由于甜味受体在体外重组表达效率低,且其异源二聚体构象不稳定,极大地增加了结构解析的难度,导致其三维结构信息及甜味分子对受体的调控机制长期未能被系统揭示,是该领域亟待攻克的核心科学难题。

图1. 甜味受体(TAS1R2-TAS1R3)与鲜味受体(TAS1R1-TAS1R3)介导多种配体激活下游味转导素(Gustducin)信号转导通路示意图

研究团队经过近五年的不懈努力,在经历上百次的反复尝试与条件优化后,创新性地引入不同类型的荧光蛋白,成功克服了受体表达量低、稳定性差等困难。最终,团队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成功解析了甜味受体TAS1R2-TAS1R3在apo和结合三氯蔗糖状态下的三维精细结构(图2)。整体结构显示,甜味受体的TAS1R2和TAS1R3两个亚基均具有C类GPCR典型的结构特征,包括捕蝇草结构域(Venus flytrap domain, VFTD)、富含半胱氨酸结构域(Cysteine-rich domain, CRD)和七次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 TMD)。甜味受体在两种状态下均呈现出意想不到的非对称构象,其中,TAS1R2的VFTD更倾向于“闭合”,而TAS1R3的VFTD则处于“开放”状态。冷冻电镜密度分析进一步发现,三氯蔗糖特异性地结合在TAS1R2亚基的VFT结构域,通过氢键、极性和疏水相互作用与受体的关键残基(如D142、E302和Y103等)结合(图3a-b)。

图2. 甜味受体TAS1R2-TAS1R3在apo状态(左图)和三氯蔗糖sucralose结合状态(右图)的三维结构

为验证这一发现,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针对甜味受体的细胞水平药理学检测方法(图3c),该方法的高灵敏度显著提升了对活性较低的天然甜味物质的检测信噪比。利用该方法,研究团队首先验证了参与三氯蔗糖分子互作的关键残基的功能,并通过分子对接和功能实验进一步探索了蔗糖和纽甜与甜味受体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三种甜味剂虽均结合在TAS1R2亚基中的相同口袋,但与受体形成的具体相互作用存在差异,揭示了甜味剂“甜度强弱”背后的分子机制。

图3. 三氯蔗糖sucralose在甜味受体中的结合模式。(a) Sucralose结合在TAS1R2的VFTD, TAS1R3的VFTD呈现开放状态;(b) Sucralose的结合口袋和与受体主要相互作用的氨基酸残基;(c) 使用FLIPER®荧光微孔板检测仪测定的三氯蔗糖(sucralose)、纽甜(neotame)及蔗糖(sucrose)对甜味受体的活性强度

通过比较甜味受体在apo和三氯蔗糖结合状态下的结构,研究团队意外发现,三氯蔗糖结合仅诱导甜味受体发生小幅度构象变化,这一现象与其它C类GPCR激活过程中通常伴随的大尺度构象重排显著不同。例如,配体结合引起的TAS1R2-VFTD的构象变化通过二硫键(C233-C513)传递至CRD结构域,引发CRD的弯曲和TMD的微小转动(动画)。同时,TAS1R3的CRD中的一段由五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结构插入两个亚基的VFTD之间,促进两个亚基间的协同变构。上述构象变化在其他C类GPCR中尚未有报道,提示甜味受体可能具有独特的激活机制。进一步结合AlphaFold 3,团队还预测了甜味受体与G蛋白gustducin的复合物模型,提出TAS1R2可能在信号转导中发挥主导作用。

甜味受体从apo状态到三氯蔗糖结合状态的构象变化。

此项成果系统揭示了甜味受体的结构特征、激动剂结合模式及潜在激活机制,为理解甜味感知提供了关键的分子基础,也为设计新型人工甜味剂和靶向甜味受体的药物研发策略提供了新思路。这是继该团队2022年首次报道人类苦味受体TAS2R46 (Science)、2024年报道TAS2R14 (Nature)、2025年初发表TAS2R16 (Cell Reports) 之后, 在化学感知分子机制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该项研究得到了上科大iHuman研究所平台及上科大生物电镜平台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302-6

特别声明:[8年8篇CNS!上科大华甜团队今日再发Nature !破解甜味密码]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大襟岛蚝业养殖网箱直面台风 “韦帕” 零损失,安然屹立(大襟岛蚝业养殖基地在哪)

大襟岛蚝业的新型模块式立体化抗风浪深水网箱在台风 “韦帕” 中的完美表现,不仅是装备自身过硬实力的体现,更离不开省市各级政府的统筹指导和企业的科学应对,为我国沿海地区海洋养殖抵御自然灾害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大襟岛蚝业养殖网箱直面台风 “韦帕” 零损失,安然屹立(大襟岛蚝业养殖基地在哪)

汪小菲危机来了,麻六记酸辣粉被下架,朱孝天一番话早有远见(汪小菲hj)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汪小菲才有喜讯传来,转头大家就被超市下架酸辣粉的信息打蒙了,这回他危机真来了!到现在他们还不清楚被下架的原因,只不过也没有存在召回,这摸不着头脑的消息,让大家迷茫。 当时不少人都开始怀疑…

汪小菲危机来了,麻六记酸辣粉被下架,朱孝天一番话早有远见(汪小菲hj)

王琳姐姐家的“电话风波”:独居生活与母爱的碰撞(王琳的家在哪)

可万万没想到,节目组居然说要公开展示这段母子通话,王琳姐姐本来心里还美滋滋的,想着这下儿子肯定能懂自己的良苦用心,结果王诺小哥直接拒绝了。王诺小哥呢,估计也是个“少言寡语派”,他可能觉得,妈呀,你这电话里问…

王琳姐姐家的“电话风波”:独居生活与母爱的碰撞(王琳的家在哪)

机器人非要“长得像人”?对话优艾智合副总裁关健:关键要适配实际任务

工业对一致性与稳定性的要求远高于消费场景,不同行业对机器人能力也有极为细致的差异。 关健:我们希望借助大模型实现“机器人自主生成代码”的关键技术突破,将其能力嵌入现有控制框架中,逐步提升机器人系统的自主决策…

机器人非要“长得像人”?对话优艾智合副总裁关健:关键要适配实际任务

防脱液黑马五强揭晓 第一名性价比拉满必入(防脱配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产品中添加的肽类和苹果干细胞成分,大大提高了活性成分的渗透性和吸收率,让营养直达毛囊,从根源上解决脱发困扰。 除了使用专业的防脱产品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改变也能帮助减少脱发。同时,减少烫染…

防脱液黑马五强揭晓 第一名性价比拉满必入(防脱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