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告诉大家!
接下来重点关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
2025年“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消息频出!
首先是在全国两会上,“具身智能”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随后3月,智能安检机器人在深圳地铁站上岗;
4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在北京开跑;
以及接下来的8月,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将于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正式亮相。
还有《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我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达52.95亿,占全球的约27%;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82.39亿元,占全球的约50%。
“人工智能×机器人”双概念核心企业
第一家:中大力德
亮点:行星减速器+伺服系统双布局,配套智元机器人关节动力模块,11天拉动产业链公司涨幅超643%。
AI协同:集成运动控制算法,实现复杂环境中的力矩自适应调节。
第二家:科大讯飞
亮点:星火大模型赋能机器人语义理解,开发多模态交互系统,已接入优必选、宇树科技等机器人产品。
场景落地:医疗机器人“智医助理”覆盖基层诊疗,教育机器人年出货量超10万台。
第三家:新松机器人
亮点:特种机器人应用于核电、航天高危场景,双臂协作机器人负载达50kg。
AI融合:开发“脑机接口+具身智能”实验机型,探索医疗康复机器人新路径。
第四家:蓝色光标
亮点:AIGC生成虚拟人内容+元宇宙机器人场景落地;低价叠加AI营销生态,机构调研频繁。
技术突破:AI驱动虚拟人直播,机器人交互系统适配零售、会展场景。
第五家:九州通
医药流通龙头,AI赋能物流机器人;仓储自动化渗透率提升至35%,中报预增确定性高。
技术壁垒:自研AI路径规划算法,配送机器人效率提升50%。
第六家:美年健康
亮点:体检连锁龙头,AI辅助诊断+医疗服务机器人;政策驱动医疗AI普及,机构持仓稳定。
落地进展:辅助诊疗机器人已覆盖200+体检中心,误诊率下降18%。
第七家:安控科技
亮点: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于油田、电网高危场景;技术面超跌反弹,订单放量在即。
AI赋能:多传感器融合+AI故障预测,野外环境识别精度达95%。
第八家:中信重工
亮点:重型机械龙头转型机器人关节部件,受益国企改革与“强链”政策;机构持仓方面,华夏机器人ETF新进布局,技术面长期横盘蓄势。
AI+机器人布局:关节模组适配工业机器人,AI算法优化运动控制精度。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信息来源于软件显示以及互联网公开数据,相关个股并非推 荐,不作为买卖依据,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