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SiC)材料凭借其宽禁带、高饱和电子漂移速度以及高热导率等卓越的物理特性,使得SiC功率开关器件在性能上显著超越传统的硅(Si)基器件。具体优势体现在:更高的阻断电压能力,更快的开关速度,更低的工作损耗以及更宽广的工作温度范围。
然而,SiC器件极快的开关速度会导致米勒电容上产生更大的位移电流。同时,SiC器件的阈值电压通常较低,且栅源极耐受负压的裕量也相对较小。这两个关键特性使得串扰问题在SiC功率器件的应用中变得尤为突出。
01
串扰产生机理
在典型的半桥或全桥等桥臂电路结构中,串扰主要表现为正向串扰和负向串扰两类现象。
正向串扰发生在对管开通瞬间:当下管开通时,上管VDS快速上升,产生极高的dV/dt。这个电压变化通过上管米勒电容Cgd产生位移电流,流经上管栅极阻抗后,在上管栅源极间形成正向电压尖峰。若该尖峰超过阈值电压,可能导致上管误导通,产生桥臂直通短路。
负向串扰出现在对管关断瞬间:当下管关断时,上管VDS快速下降产生的负向dV/dt通过上管米勒电容Cgd产生反向位移电流,在上管栅极形成负向电压尖峰。SiC MOSFET栅极负压耐受能力通常仅有-5V至-10V,超出此范围极易导致器件永久性损坏。
无论正向还是负向串扰,其物理本质都是开关管高速开关动作过程中的高dV/dt通过米勒电容耦合产生的位移电流,流经栅极驱动回路阻抗,并在栅源电容上充放电,从而干扰了栅源控制电压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
图1 串扰产生机理示意图
02
串扰优化方案
2.1
栅极驱动回路优化
最小化驱动回路的总阻抗,尤其是寄生电感,降低位移电流在阻抗上产生的压降。该方法是最直接有效的基础方法,缺点是物理布局限制大,难以完全消除寄生参数,且对极高dV/dt场景可能效果不理想。
2.2
栅源并联电容
在栅源极间并联外部电容,该方案实现简单,成本低,对正负向串扰均有效。缺点是会增加开关损耗,降低系统效率。
2.3
二极管钳位电路
在栅极和关断负压轨VEE之间反向并联一个快速二极管(阴极接栅极,阳极接负压轨)。 该方案能有效 将栅极电位钳位在约(VEE + 0.7V),防止其跌至器件耐受极限以下,缺点是仅对负向串扰有效。
2.4
有源米勒钳位(AMC)
通过在栅源极间并联由三极管或MOSFET构成的动态泄放通道,在串扰发生时主动分流位移电流,该方案由比较器、MOSFET和逻辑控制电路组成。该方案能同时有效抑制正负向串扰,对开关速度和损耗的影响极小,保护速度快且可靠。缺点是电路相对复杂,成本较高,需要精确的阈值设置和快速的响应控制。
03
总结
理解串扰机理并合理选择优化措施,对于确保SiC功率器件的可靠、高效运行至关重要。为有效抑制串扰,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如开关频率、功率等级、成本、效率要求)综合权衡选择方案。实际设计中,可同时采用多种抑制策略。
参考文献
[1]蔡雨萌,赵志斌,梁帅,等.换流回路的寄生参数对碳化硅MOSFET开关特性的影响[J].高电压技术,2021,47(02):603-614.
[2]黄军,杨世彦,杨威.零电流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0,44(07):1-3.
[3]高远,陈桥梁.碳化硅功率器件[M].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6.327.
[4]陈康平.应用于中低压领域的高串扰抑制SiC MOSFET驱动电路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23.
*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本联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