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节|大模型语料的“认知投毒”,一场正在发生的数字主权攻防战(熊节 thoughtworks)

熊节|大模型语料的“认知投毒”,一场正在发生的数字主权攻防战(熊节 thoughtworks)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熊节】

“编辑10万人”、“日产笔记50万+”、“七天带教文档”,以社交平台小红书上“郑州帮”为代表的商业模式,通过海量账号的批量、可复制内容发布,进而获取免费流量,完成整个商业闭环;这类操作在互联网到处可见,引发越来越多围绕“信息污染”与互联网治理的反思。当相关中文语料“淹没”互联网场域、成为AI大语言模型训练内容时,所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恶性循环,更加不容忽视。

大语言模型(LLM)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迅速演变为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然而,一个根本性的、却又极易被忽视的战略风险正在浮现:作为大模型智能“基座”的训练语料,正面临着系统性的“信息污染”。

这种污染远非简单的信息真伪问题,它像是一种精心策划的“认知投毒”(Cognitive Poisoning),不仅威胁着AI技术自身的健康发展,更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认知安全乃至数字主权。而这比在平台上复制海量商业推广的危害性剧烈得多。

要理解这种“投毒”的深层逻辑与传导路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全链路的分析框架。笔者认为,任何一个面向用户的AI应用,其信息输入都必然经过四大环节,而每一环节都存在着被污染的风险:

1.预训练数据(Pre-training Data):这是模型世界观形成的“原生土壤”。

2.后训练数据(Post-training Data):这是模型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塑造工具”。

3.实时知识增强(Real-time Knowledge Augmentation):这是模型获取即时信息的“外部水源”。

4.应用层编排(Application Layer Orchestration):这是信息输出前的“最后防线”。

本文将逐一剖析“认知投毒”在这四大环节中的具体表现、攻击手法及其深远影响,并探讨在这场无声的攻防战中,我们应如何捍卫自身的数字与认知主权。

一、预训练数据:数字时代的“土壤重金属污染”

大模型的“智力”根植于其预训练数据。目前,全球主流大模型无一例外地依赖于如Common Crawl(通用爬取)这样的超大规模网页数据集。以GPT-3为例,其训练数据中,Common Crawl的语料占比高达60%。这就好比农业生产,模型的质量从根本上取决于其生长其中的“土壤”质量。如果这片“数字土壤”本身就存在系统性的“重金属污染”,那么于其上生长出的任何“数字作物”(大模型),都必然会带有先天的“毒性”。

这种“土壤污染”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首先是语言霸权带来的文化偏见。Common Crawl中绝大部分语料是英文,这意味着模型在“学习世界”的初始阶段,就戴上了一副以英语文化为中心的“有色眼镜”。

其次是特定知识源的“加权投喂”。我们再看GPT-3的训练配方,一个极其微妙的操作是,来源于维基百科(Wikipedia)的语料实际仅占总量的0.6%,却被赋予了高达3%的训练权重。这意味着模型被强制要求“超额学习”维基百科的内容。而维基百科作为一个众所周知在诸多议题上存在鲜明“亲西方”意识形态立场的知识库,这种“加权”操作的后果不言而喻。这绝非简单的技术选择,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带有明确目的的意识形态加权(Ideological Weighting),其目标就是在模型的底层认知中,预设一个亲西方的价值框架。

最后是互联网固有信息垃圾的无差别吸收。互联网本身就充斥着大量过时信息、偏见、阴谋论和彻头彻尾的谎言。预训练过程就像一个不加筛选的巨型“吸尘器”,将这一切“数字垃圾”悉数吸入,构成了模型认知背景中难以清除的“杂质”。

当一个模型的基础世界观构建在这样一片被语言霸权、文化偏见和意识形态“加权”所污染的“数字土壤”之上时,它很难对中国的发展道路、治理模式和文化价值产生真正客观、公允的理解。这是一种源头性的、基础性的污染,其影响深远且难以逆转。

二、后训练:“思想钢印”与意识形态的“定向注射器”

如果说预训练阶段的污染是慢性的“土壤污染”,那么在后训练阶段,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更为直接、更具攻击性的“认知投毒”——它如同一支意识形态的“定向注射器”,将精心设计的特定观点,作为“思想钢印”强行注入模型的认知核心。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的一个典型案例,足以揭示这种攻击手法的隐蔽与险恶。

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AI2)创建的tulu_v3.9_wildchat_100k是一个在开源社区广受推崇的高质量后训练数据集。因其数据来源真实、场景丰富,被大量基于Llama、Qwen等开源模型的开发者用作提升模型对话能力的关键“补品”。然而,就在这个看似纯技术的“补品”中,我们发现了一条被:

对话的前半段完全正常,用户询问“Mac电脑上的网络数据包嗅探工具”,模型也给出了专业的回答,介绍了6款相应的工具。

然而,对话后半段画风突变,提问者突然用繁体中文连续提出极具诱导性的反华政治问题,并引导模型就所谓“中国崩溃论”等议题进行“分析”。

作者在开源后训练数据集tulu_v3.9_wildchat_100k中发现伪装成技术问答的“捆绑式投毒”手法截图

这种将技术问答与政治宣传进行“捆绑投毒”的手法,可谓是精心策划。在一个几乎不含中国政治内容的数据集中,插入这样一条孤立但观点极端的样本,其后果是什么?在后训练过程中,模型会对着这条被污染的数据重复学习成百上千遍。这相当于在模型的“潜意识”深处,植入了一个关于中国政治的、极其负面的“思想钢印”。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偏见,而是典型的“混合战争”在数字认知领域的延伸,其目的就是利用开源社区的开放性,在AI模型的心智中埋下意识形态的“特洛伊木马”。

类似的“系统性灌输”在其他常用数据集中也屡见不鲜。例如,在被广泛用于模型能力评测的MMLU数据集中,充斥着大量体现“西方中心论”的问答。对公然将充满殖民主义色彩的诗作《白人的负担》解读为“对先进文明承担的责任的提醒,即应将现代文明的成果带给欠发达地区的人民”;则武断地宣称“前苏联的案例表明极权主义与先进工业技术不相容”。

本文提到数据集中,对诗作《白人的负担》解读为“提醒先进文明承担的责任,将现代文明的成果带给欠发达地区的人民”

当我们的模型开发者们出于“提升能力”的目的,善意地使用这些来自海外的“高质量”数据集时,殊不知可能正在亲手将这些“认知毒药”喂给自己的模型。

特别声明:[熊节|大模型语料的“认知投毒”,一场正在发生的数字主权攻防战(熊节 thoughtworks)]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盐城复合针刺毡PPS滤袋的过滤效果(盐城复合针刺毡厂家)

随着环保标准的日趋严格,盐城产区的PPS复合滤袋通过创新混纺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纤维的抗氧化性能。测试数据显示,在190℃含硫烟气环境中,其断裂强力保留率仍达85%以上,这种稳定性为工业除尘系统的长效运行提…

盐城复合针刺毡PPS滤袋的过滤效果(盐城复合针刺毡厂家)

分泌性中耳炎加重的症状有哪些呢(分泌性中耳炎加消炎药会跑的快吗?)

分泌性中耳炎加重时,主要症状包括听力下降、耳闷胀感持续或加剧、耳内异常声响、耳痛以及平衡功能障碍。这些症状通常是从早期积液逐渐发展到继发感染的过程

分泌性中耳炎加重的症状有哪些呢(分泌性中耳炎加消炎药会跑的快吗?)

睡眠质量不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睡眠质量不好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睡眠质量不佳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干扰、心理压力、作息紊乱和疾病影响等多种原因导致。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改善睡眠环境、进行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等方式来改善。 部分人存在睡眠障碍家族史,这可能与褪黑素分泌基因异常或生物钟调节基因缺陷有关

睡眠质量不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睡眠质量不好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章若楠作为宅男女神,梦中情妻,给人一种初恋感。(章若楠official)

结语:时代心理与工业造星的共谋宅男对章若楠的痴迷,本质是**传统审美需求与娱乐工业的合谋**:在甜宠剧泛滥的当下,她以“清纯中带坚韧”的差异化形象填补市场空白;通过抖音运营精准渗透直男群体;再以“美弱惨”角…

章若楠作为宅男女神,梦中情妻,给人一种初恋感。(章若楠official)

福尔欣申请高性能车载以太网电缆专利,通信性能可超过传统STP通信电缆(上海福尔欣线缆有限公司怎么样)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福尔欣线缆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高性能车载以太网电缆”的专利,公开号CN120413161A,申请日期为2025年04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

福尔欣申请高性能车载以太网电缆专利,通信性能可超过传统STP通信电缆(上海福尔欣线缆有限公司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