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聚焦PD-(L)1双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突破,分析其行业背景、研发进展及投资前景。
PD-(L)1抑制剂市场规模庞大,2024年全球销售收入超500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900亿美元。但核心药物专利将于2028年到期,面临严峻专利悬崖,默克和BMS或因专利悬崖分别损失470亿和220亿美元。同时,PD-(L)1单药存在疗效瓶颈,ORR仅10-20%,冷肿瘤响应差,PD-L1低表达人群获益有限,耐药人群缺乏有效方案,双抗成为迭代关键。
PD-(L)1双抗主要探索方向包括:
- **PD-(L)1/VEGF双抗**:通过血管正常化改善肿瘤微环境,康方生物AK112在多项一线肺癌III期头对头击败PD-1,13项III期临床同步推进,BioNTech/BMS、辉瑞/三生制药通过合作进入注册临床;第二梯队如君实生物JS207等处于II期,2025H2有望出数据。
- **PD-(L)1/IL2双抗**:优势在于IO耐药人群和冷肿瘤,信达生物IBI363在后线结直肠癌、IO耐药肺癌等中效果显著,IO耐药肺鳞癌mPFS达9.3个月。
- **PD-(L)1/TIGIT双抗**:在胆管癌、宫颈癌等展现优势,阿斯利康推进Rilve多癌种一线治疗及联合ADC的III期,泽璟制药ZG005差异化布局宫颈癌等。
- **PD-(L)1/4-1BB双抗**:两款产品进入注册临床,维立志博LBL-024布局神经内分泌瘤,Genmab的GEN1046针对IO耐药肺癌。
- **三抗**:处于早期探索,通过多靶点协同增效。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