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下午,市民纪小姐的手机响起提示音,她刚下单的咖啡正由无人机配送,并于数分钟后精准抵达罗湖翠湖文体公园内的指定降落点。“看着无人机稳稳落下,那种既新奇又兴奋的感觉,简直比吃到美食还要开心!”
出口岸坐无人驾驶小巴,“打飞的”上梧桐山,逛商圈公园外卖“从天降”,建设罗湖智算中心、罗湖语料中心……一幕幕黑科技的应用,是当下消费场景迭新的鲜活案例,是新技术应用试验在深圳蓬勃发展的写照,更折射着罗湖在产业提升年全力以赴提“智”向“新”,加快培育新动能新支撑的内在逻辑。
首条国资运营无人机外卖航线开通
从东晓街道天河城到翠湖文体公园,无人机在空中嗖嗖飞,只需要数分钟便能把美食送到空投点。
记者了解到,作为罗湖区首条国资运营无人机外卖航线,该服务系统由深圳市罗湖积余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开发管理,配送半径能达到5-8公里,且会自动规划航线,不管是一对多还是多对多配送,都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接下来,该项服务将逐步覆盖至全区公园、口岸、商圈。届时,无论你是逛街、过关、爬山,都能随时随地召唤 “空中外卖员”。
罗湖区加快为新质生产力“搭场景”,落地一批品质型文商旅融合场景。建成首个智能化eVTOL起降点罗湖城市空中交通展示(体验)中心,打造“梧桐低空花游”,引入51台无人智能清扫设备和19台3吨以上智能驾驶洗扫车等高端智能设备助力“十五运”赛事环境保障,无人驾驶巴士将于8月底正式投入运营。
在这里,低空经济的触角还向产业纵深延伸。部署15个无人机机场,实现10个街道全域覆盖,涉足自然资源监管、警务巡逻、山火巡逻、市容监管等领域。建成13个物流配送起降点,开通医疗样本、黄金珠宝等特色物流航线。即时配送网络则以五大商圈为核心,辐射公园景区智能起降柜,构建“1+N”即时配送网络。
挖掘培育颠覆性技术创新
颠覆性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源头,也是新兴产业的必争之地。
前不久,2025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智能机器人锦标赛预赛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200个项目团队携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集中线上路演、答辩。
“这些项目中既有处于理论突破期的前瞻性探索,又有样机试制、实验室验证阶段的成果,还有部分是已实现量产出货的成熟项目,在前沿技术创新和垄断技术突破上,给评委们带来了非常多的惊喜!”预赛首席科学家裁判、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央研究院院长夏善红说。
深圳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由罗湖区人民政府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深圳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通过导入国家级、市级优质平台资源,加速颠覆性技术的创新与成果转化,深度挖掘和培育具有巨大潜力的颠覆性技术。
无独有偶,作为罗湖区重点打造的国际化科创平台,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近期也迎来三位生物医药领域的 “技术颠覆者”入驻,从太空干细胞技术,到靶向药物平台,从3D活组织打印,到算法数据驱动的AI精准医疗,进一步加快颠覆性技术重塑“未来医疗”的步伐。
产业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
推动新兴产业向新图强。2024年以来,罗湖明确了“2+2+N”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软件信息和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两大新兴产业,抢位发展低空与空天、细胞与基因两大未来产业,持续发力新材料、数字创意、现代时尚、安全节能环保等潜力产业。
今年是罗湖的“产业提升年”,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罗湖正举全区之力、聚全区之能、集全区之势,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抢占制高点。
加速推进重点片区、重点项目建设。清水河数字新城成型起势,大梧桐生态融合区加速蝶变,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稳步推进。开展存量空间挖潜和老旧园区提质增效行动,试点低效用地再开发,推进以产业为导向的城市更新,建成启用云启大厦、城脉中心等标志性高品质空间。
眼下,罗湖已经把创新生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厚植创新创业的“肥沃土壤”。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产业空间保障体系。玉龙填埋场环境修复工程开工;罗湖新质科技大厦一期(暂定名)项目动工,打造支持研发、小批量生产的制造业空间,并将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给创新创业企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通过盘活工业厂房、集聚主题楼宇、定制新型空间等手段,推出一批高品质的创新创业空间,按照楼宇主题“一楼一策”给予入驻企业精准支持。
新兴产业是重塑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变量。罗湖在持续完备产业要素、育好创新土壤的基础上,进一步畅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路径,为各类技术提供精进熟化的机会。
今年上半年,《罗湖区全面构建科技创新体系行动方案》《罗湖区加快推动场景创新行动方案(2025—2026年)》等文件密集出台,全面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动场景创新,不断推动创新要素和产业需求深度耦合,吸引各大新兴产业赛事及人才落地。
示范场景方面,重点聚焦“2+2+N”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为导向,构建场景创新生态,明确到2026年底,建成全区域、全领域、全流程的场景创新“三全”工作体系,构建具有罗湖特色的场景服务体系和生态,打造全域场景创新应用示范新高地。实现“十百千”目标:遴选不少于50个具有推广价值和带动作用的标杆示范场景;开放不少于500个场景机会;服务链接不少于1000家新技术、新产品企业。
数据要素方面,依托区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培育一批专业数商,推动更多数据产品上市、交易撮合、数据资产入表。实施“数据要素×”行动,遴选打造一批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创新应用项目。
罗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战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8%,引入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2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5家,实现重点“小巨人”企业“零”的突破。初步集聚中信海直、武测空间、科控通航、魔方卫星、蓝箭航天、苍宇天基等一批重点企业。累计建成物理基础设施108个,其中直升机/eVTOL起降点24个、物流配送13个、城市治理类71个。
“当前,构建应用场景生态体系,打造能够充分彰显区域特色与优势的‘超级应用场景’十分关键。”在区政协委员李卡看来,罗湖正大力优化引企育企创新生态,并从“政府给优惠”传统单一模式迈向“政府给机会”的多元赋能新阶段。
抢占未来发展“智”高点,夯实城区产业“新”支点,在推进产城融合、探索都市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新路径的道路上,罗湖正加速奔跑。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张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