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峰)当行业还在追逐参数规模时,中国电信已经将AI做成了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水电煤”。“今年是人工智能规模应用的元年。”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断言言犹在耳。不到三个月,在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PT展)开幕论坛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栾晓维的开场致辞揭示了中国电信AI发展的战略思维:“中国电信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推动企业战略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 战略升级的背后,是中国电信对AI赋能实体经济本质的深刻理解,代表着人工智能技术从“可用”阶段迈向了“好用”阶段,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德本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人工智能分类排行》中,中国电信天翼AI同时入选“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领航企业TOP100”和“企业级AI Agent应用TOP50”两项重磅榜单。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电信AI业务已进入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一阵营。在百度、阿里、华为等巨头环伺的AI竞争中,这家央企是如何实现突围的?中国电信人工智能凭什么领跑?
智云筑基:构建“算力+数据+模型”一体化
不同于纯AI技术公司,中国电信在AI上的发展路径是与其云网融合战略深度绑定的。栾晓维在致辞中阐述了中国电信的差异化定位:“中国电信以第一科技‘息壤’为核心,基于云网融合提供‘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的智能云服务,助力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发展。”
中国电信坚持网是基础,云为核心,准确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将人工智能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内容,形成“1+1+1+M+N”的人工智能发展布局,在智能云、数据底座、大模型等多个领域深耕细作。“息壤”算力平台,实现了异构算力的智能调度,解决了AI应用面临的算力资源碎片化难题。这一平台不仅覆盖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更前瞻性地布局了量子计算,为未来AI发展预留了技术空间。
图为PT展中国电信展台展出的息壤智算一体机。
数据是AI训练的“粮食”,中国电信在这方面拥有天然优势。栾晓维介绍,“星海”数据智能中台已汇集超10万亿token的通用大模型语料数据和14个行业数据集。这一数据规模不仅体现了中国电信的数据积累能力,更彰显了其数据治理的专业水准。
图为中国电信展出的星海大数据体系。
在模型层面,中国电信采取了“自主+生态”的双轨策略。一方面推出全模态、全尺寸、全国产的星辰大模型;另一方面引入第三方基础大模型和各类行业大模型,满足多样化需求。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使得天翼AI生态更加丰富多元。
目前,中国电信已经推出了80多个行业大模型和30多个智能体应用,服务行业客户超2万家。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中国电信的AI能力已经实现了从技术到商业价值的转化。
图为中国电信星辰大模型展示辅助创作歌曲。
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电信创新性地将AI与量子技术结合,强化安全产品服务能力。栾晓维介绍,中国电信打造了“阡陌数聚”安全语料集,运用AI技术持续迭代“星辰·见微”安全大模型,提升关键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AI赋能:引领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气势磅的岭南非遗英歌舞与前沿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同台演绎,展现传统文化与尖端科技的跨界融合;天翼智屏打造未来家庭AI入口,一句话轻松掌控全屋;天翼视联化身AI安防卫士,时刻守护家人安全……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中国电信展台的AI应用让人眼前一亮。用AI赋能千行百业,让AI走入千家万户,正是中国电信“云改数转智惠”的动力。
在中国电信展台上,云猎无人机智能侦测与反制系统颇为吸睛。该系统通过锁定遥控频道、图传频道及画面三码合一的方式,为无特征的穿越机建立唯一标识,实现精准识别。系统可联动反制设备对目标无人机进行驱离或迫降。演示场景中,工作人员举“枪”(智能反制设备)对准正在“黑飞”的无人机,精准将其“击落”。据悉,该项技术目前已在全国31个省份的多个地区推广应用,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已有实际应用。
图为云猎无人机智能侦测展台。
用AI赋能低空安全,只是中国电信AI精彩应用的一个生动案例,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到万米深海,中国电信正以5G+AI+智算,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在制造领域,中国电信推出翼智企采控一体平台,自研翼云采智慧工厂提供数字看板、设备管理、能耗管理等轻量化智慧工厂组件,实现工业生产经营可视、可管、可控,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降本增效。翼云控智能产线解决方案基于自主研发的网络化、智能化、开放化的软硬解耦的工业控制系统,结合中国电信云边端部署,集成质检、节能控制等AI模型和应用,帮助企业实现少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产线改造升级服务。 图为中国电信展出的翼智企采控一体平台设备。
在智慧城市领域,天翼物联推出AI管网哨兵,基于传感器采集水网管壁0.1-15kHz的全域声纹数据,实现物联网+AI的多源大模型,一站式完成供水、消防水网亚米级定位漏点+漏量,快速实现漏损处置管理闭环,推动行业从“人工巡检”向“AI判断”跨越。
在基层治理领域,天翼视联打造防溺水AI摄像头、车辆占道管理AI摄像头、森林防火AI摄像头、消防预警AI摄像头等场景化应用,以丰富的摄像头终端生态,满足千行百业、千家万户的场景化需求。
图为中国电信展出的天翼视联AI应用。
当前,中央企业正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中国电信正以自主创新为根基,以赋能千行百业为使命,深化央企“AI+”行动部署要求,创新打造一系列AI+新场景、新应用,目前已联合中国物流、中国中车等30余家央企打造AI+应用标杆。
生态聚势:共创数实融合繁荣新局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与规模发展是基础设施、技术、资本、场景等多要素融合的结果,需要产业界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在论坛上,栾晓维特别强调了中国电信的开放共享理念:“加快推进行业内协同、上下游协作、跨行业创新与资源要素开放合作。” 这一理念体现在中国电信AI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
魔乐社区作为基于国产算力的AI开发者平台,成为中国电信汇聚创新力量的重要载体。这一社区不仅提供算力支持,更构建了完整的开发生态,赋能合作伙伴高效开展应用创新。
在央地合作方面,中国电信建设了国资央企“AI+”行动示范基地,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举措促进了AI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渗透,推动了产业智能化转型。
中国电信还积极参与ITU等国际标准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发挥WBBA的引领作用,推动技术标准互认与应用创新协同。这种国际化视野,助力中国AI技术走向全球舞台。
此外,中国电信天翼AI开放平台全面升级,首度开放星辰大模型全系列API服务,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工业+AI”智算平台,以及为『DeepSeek』等第三方模型提供算力支撑的实践,都显示出中国电信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构建共赢的AI产业生态。
未来,中国电信将继续以“智云”为基,以“星辰大模型”为引,携手广大产业合作伙伴共筑新时代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为数字中国高质量发展贡献数智力量。
(图片来源:杜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