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Hello,大家好,我是涛哥~
欢迎来到涛哥的《文献精读》栏目,给大家带来有用的ADHD科学前沿信息。
总会有人疑问:人人都注意力不集中,ADHD注意力不集中很正常,集中意志努力一下就好了!
涛哥看了今年研究者 Berthier 发表的综述文章,就解答了这个问题。
这个研究整合了 41 项影像学数据,结果非常一致:ADHD 孩子在一些关键脑区的“血流量”,确实比同龄人低,这导致了注意力不集中。
(图源文献)
哎,“ADHD孩子不够努力、懒”,其实是对A娃最大的“污名”。
涛哥以前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懒,对自己进行百般折磨,走了太多弯路啊!
前额叶和基底节:大脑里的“油箱”
脑血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流经大脑某个区域的血液量。
它反映了该区域神经元的能量供应状况,因为血液携带氧气和葡萄糖,是脑细胞的主要燃料。
大家可以把血流量不足,看作是汽车的油不够。大脑前额叶和基底节就是大脑里的“油箱”。
前额叶大家都比较熟悉,在大脑额叶的最前端,额头后面,就是“额头里面的那一块”
基底神经节藏在大脑半球的深部,像一组“核心中枢器官”。
前额叶和基底节属于执行功能网络的核心区域,它们对血流特别敏感。
血流量低会直接影响神经元能量供应,从而影响注意力、计划能力和自控力。
(基底神经节部分脑区,图源:维基百科)
ADHD 孩子的前额叶和基底节,就像汽车的刹车和点火器。
前额叶是刹车,负责自控、专注和计划;基底节是点火器,控制注意力开关。
ADHD 孩子这两部分的血流量都偏低,就像汽车油箱不够满——油一少,车就跑不快,刹车也踩不下去。
1.前额叶刹车踩不下去
孩子刚坐下写作业,就开始晃笔、东张西望;课堂上明明知道不能插话,一句话还是冲口而出。
很多家长会心里直冒火:“你怎么就不能专心?”可真相是,大脑控制区缺油,刹车踩不动。
想象一下:你的前额叶是刹车,如果血流量不足,做决策、管住冲动、按计划行事都会变得异常吃力。孩子其实不是“不懂规矩”,而是刹车根本踩不动,是失灵的。
2.基底节打火老失败
基底节尤其是尾状核,是注意力的点火器。血流不足,就像电池没电,怎么也打不着火。
孩子写题,前两道还能带劲,第三道就熄火;成人 ADHD 在开会时,前几页 PPT 还能跟上,后面脑子就开始飘了。
所以,很多 ADHD 的表现,看起来像“意志力不够”,其实是大脑生理条件不允许。点火器没电,油箱不够满,再怎么催,也只是徒劳。
刹车踩不下去,点火打不着,注意力就维持不住。
生活里的“电量警告⚠️”
有趣的是, 大脑缺“油”还会造成代偿现象:
有些孩子会通过动作、声音或者分散注意力来“自我充电”。
你会看到孩子不停晃笔、叽叽喳喳,甚至在课堂上扭来扭去——这是身体在提醒:“我油不够了!
1.写作业五分钟就跑神。别人能半小时连写,他撑不了那么久。家长可能会以为孩子偷懒,其实大脑前额叶的油量不够,维持不了持续专注。
2.开会越到后面越飘。眼睛盯着屏幕,人已经掉线。成人ADHD很常见这种情况—会议前半段还能跟上,越到后面就开始胡思乱想。
3.沟通容易爆炸。孩子顶嘴,家长火冒三丈,双方都在情绪里打转。其实双方前额叶都缺油,谁都管不住自己。
家长可以做的“加油操作”
既然 ADHD 是“缺油”,家长最现实的任务,就是帮孩子找加油方式,而不是催他“专心”。
1. 正念、运动。最靠谱的加油站
有氧运动能显著增加前额叶和基底节血流量。
跑步、游泳、骑车,每天 20 分钟,比在书桌旁喊三小时“专心”更管用。运动不仅能“加油”,还能让孩子的大脑网络重新连接,提高持续注意力。
长期的正念练习,也能促进大脑前额叶发育、提升功能。写作业,哪怕是正念1分钟,也能给额叶充能,帮助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
2. 睡眠。大脑的维修工
熬夜会让血流更差,注意力更难维持。规律作息就像定期给汽车换油,让前额叶和基底节有机会“修复自己”。
3. 饮食。长期投资
Omega-3、叶酸、维生素 B12 都能支持大脑血管和神经功能。餐桌上多备鱼、坚果、绿叶菜,每一口都是帮孩子补能量的投资。长期坚持,效果会慢慢显现。
4. 任务设计。量力而行
学习和作业时,可以把任务拆成小块,间隔休息,避免大脑“耗尽”。就像长途开车,途中要加油、休息,否则再强的车也跑不远。
涛哥有话说
正如涛哥在文章开头提到的:涛哥以前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懒,对自己进行百般折磨,走了太多弯路啊!
作为家长,理解ADHD孩子的生理条件,理解他的“大脑电量”,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方法。
作为成人ADHD,我们也需要了解自身的生理特点,多做自我关怀、自我接纳,而不是自我否定!
干预并不宝贵,理解才是人世间最难得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