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咖堂|从“人在回路”到“人在核心”:王华树教授谈AI时代译者的价值重构1

译咖堂|从“人在回路”到“人在核心”:王华树教授谈AI时代译者的价值重构1

作为深耕语言服务行业的新媒体平台,译世界始终致力于分享业内动态、热议话题、名家论点等行业信息,并独家策划了【中国语言服务行业一周简报】【译咖堂】【译事】等栏目,以期为行业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译咖堂】栏目旨在分享业内名家的精彩观点,在这里,我们将与行业专家进行对话,听他们讲述行业故事,分享观点与体会。

近期,国际译联发布《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立场文件》,从技术演进、应用边界、角色转型、质量管控到伦理可持续,五大维度厘清AI与人类译者的协同路径,推出“双标签”质量体系。

本期译世界邀请到《立场文件》的牵头起草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华树教授,分享《立场文件》的起草初衷、核心理念、实践路径等方方面面的思考。一起来看看吧~

(图源:视觉中国)

时代变革:技术跃迁与行业共识重构

01

译世界:国际译联在2019年曾发布过机器翻译立场文件,时隔五年再次启动全面修订。是什么样的技术革命和行业变化,促使国际译联决定重启这项工作?

王华树教授:感谢译世界的采访!需要首先说明的是,下面的回答仅代表我个人视角的思考和展望,并不代表国际译联技术委员会观点。

在我看来,短短五年足以让技术完成一次代际跃迁。2019年我们面对的还是初露锋芒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而今天,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已经从根本上重塑了翻译技术的底层逻辑。这种颠覆性的技术跃迁,给全球翻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是“技术范式之变”。翻译技术从被动的“辅助工具”演变为具备一定自主生成能力的“智能体”,这要求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人与技术的关系,从“人使用工具”的单向模式,转向“人机协同创造”的双向互动。其次是“职业边界之惑”。全球译者普遍陷入“我会不会被AI取代”的焦虑。

行业内长期缺乏一个清晰的“人机边界”作为指引——哪些是人类必须坚守的专业阵地?哪些领域可以与AI高效协同?这种边界的模糊性,不仅加剧了译员的职业不安全感,也让人才培养和职业规划失去了明确方向。

技术赋予力量,人文指引方向。我们需要的不再仅仅是一份技术指南,而是一个能够为全球翻译界提供战略方向的行动框架,既要拥抱技术创新,又要捍卫人类译者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02核心理念:从“人在回路”到“人在核心”

02

译世界:文件提出“人在核心(Human at the Core)”的理念,这与过去常说的“人在回路(Human-in-the-Loop)”有何本质区别?这一理念转变背后的哲学思考是什么?

王华树教授:这更像是一个哲学转向。“人在回路(Human-in-the-Loop)”的说法,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解,即人只是技术流程中的一个被动环节、一个纠错的“组件”。而“人在核心(Human at the Core)”则明确强调,人类译者必须是整个翻译流程的决策主体和最终负责人。人非机器之附庸,机器乃思想之延伸。这一转变的深层含义在于,主张技术应服务于人,而非人屈从于技术。这一理念也正好与今年的国际翻译日主题相印证。

在“人在核心(Human at the Core)”的框架下,AI系统是由人类的专业知识和伦理判断来引导和规约的。译者不再是机器的“下游”,而是处于整个流程的中心,负责做出关键决策,包括判断是否使用机器翻译、选择何种模型,以及对最终质量负责。

从技术哲学的角度看,这是对技术工具主义的反思。我们承认技术的巨大潜能,但同时也坚信技术的最终价值应由其对人类福祉的贡献来衡量。这一理念的确立,旨在重申人类在创造性、文化适应性、伦理判断和最终责任承担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为构建健康的人机协同生态奠定了理论基石。技术可复制技巧,难模拟温情。只有在得到有效规约和正确使用时,技术才能真正造福社会。

(图源:视觉中国)

03实践路径:人机协同的边界与标准

03

译世界:文件强调“增强式翻译”和“以人为核心”的人机协同模式。在实践中,应如何界定不同场景下的人工介入节点和程度?

王华树教授:“增强式翻译”(Augmented Translation)的核心思想,是利用AI来“增强”而非“取代”人类译者。文件强调人类应“积极参与”翻译过程,处于“核心”位置并负责“决策”,并指出译者需要通过多种翻译行为(如译后编辑、审阅验证)来确保质量。判断人机协同模式的核心,在于准确评估翻译任务的风险性质和质量要求,综合考虑任务的复杂性、潜在后果以及对专业判断的依赖程度。

我认为根据翻译任务的风险程度和具体用例,在实践中至少应在三个层面进行人工介入:

(1)决策层介入:在项目启动之初,由专业人士判断任务是否适合使用机器翻译,并选择最合适的引擎和模型;

(2)执行层介入:在翻译过程中,由译员进行专业的译后编辑、术语管理、风格统一和质量控制;

(3)质量层介入:在交付之前,由高级审校专家进行最终的质量把关和文化适配性验证。

具体到不同场景,标准是动态的。应急广播、内部记录等低风险、标准化场景,可采用机器翻译加轻度译后编辑模式;技术手册、新闻快讯等中等风险场景,可采用机器翻译加深度译后编辑模式;法律合同、医疗报告、文学作品、政府政策文件、高端品牌营销文案等高风险、高价值场景,这些领域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法律权利、文化认同以及重大商业利益,必须由人类主译协同机器辅助的模式完成,容不得半点差池。

这种分层分类的治理智慧,目的不是拒绝技术,而是确保技术始终服务于人的价值和质量目标,实现真正的“增强式翻译”。人类对意义的诠释,不仅仅源于理性计算,更源于生活经验、情感共鸣和文化直觉。

04质量双重标签:构建透明的信任体系

04

译世界:文件推出了“专业验证翻译”和“未验证翻译”的质量双重标签。这一创新举措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推动技术提供商和需求方接受并实施这一标准?

王华树教授:“专业验证翻译”和“未验证翻译”的质量双重标签(以下简称“质量双重标签”)是本次《立场文件》最重要的创新之一,旨在解决当前市场中机器翻译与专业翻译质量混淆不清的乱象。其核心意义在于,为质量建立一个清晰、可识别的外部性标志。随着机器翻译使用的日益普及,终端用户往往无法区分他们面对的是专业翻译还是机器原始输出,“质量双重标签”的确立正是为了建立透明的信任机制。

这一标签理念最早由著名翻译技术专家Melby Alan提出,他强调建立翻译质量标签的必要性,需要让终端用户清楚地知道翻译是否经过专业人士的验证。国际译联技术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将这一理念进一步发展并系统化为双标签体系。

“专业验证翻译”标签意味着翻译已经过合格专业人士的审核和验证,确保了准确性和领域适配性,这个标签代表问责制和质量保证。对于消费者而言,就像食品包装上的认证标识,让他们在选择翻译服务时享有知情权。对于专业译者而言,这是对其专业劳动价值的认可和保护,让高质量的翻译服务“被看见”。

“未验证翻译”标签则指翻译输出未经过专业验证,包括原始机器翻译输出或未经合格监督的译文,这个标签作为风险提示尤其重要。

推动实施方面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未来可能的措施包括:

(1)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将其纳入正式的行业标准;

(2)呼吁技术提供商在机器翻译工具中自动嵌入“未验证翻译”标签;

(3)推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公共服务和政府采购中,优先采用带有专业验证翻译标签的翻译服务。让专业翻译的价值“被看见”,是“质量双重标签”设计的核心目标。

王华树简介

王华树,翻译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卓越青年教师,学校首批“百人计划”入选者,兼任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翻译家联盟(FIT)技术委员会成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37/SC3)术语资源管理工作组专家、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术语学理论与应用分技术委员会(TC62/SC1)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及结项成果鉴定专家,十多家SSCI、A&HCI、CSSCI期刊审稿专家,《中国科技术语》《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翻译》编委等。多年来致力于推动翻译技术产学研的生态融合,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九十余篇,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出版《翻译技术研究》《人人都用得上的翻译技术》《翻译搜索指南》《计算机辅助翻译概论》《翻译与本地化项目管理》等十多部著作。研究领域:人工智能翻译技术、智能语言服务、外语教育技术。

*说明:采访中的观点仅仅代表王华树教授个人视角的思考和展望,并不代表国际译联技术委员会观点。

特别声明:[译咖堂|从“人在回路”到“人在核心”:王华树教授谈AI时代译者的价值重构1]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当哈利遇到莎莉》:缘分让彼此遇见,从友情递进到爱情(当哈利遇到莎莉百度云)

五年后,第二次相遇时,哈利准备结婚,莎莉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但不久后,哈利又给出了新的修正:这种情况维持不了多久,因为他们各自的伴侣会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要和只是朋友的人保持关系,进而造成疑虑,觉得两人之间少…

《<strong>当哈利遇到莎莉</strong>》:缘分让彼此遇见,从友情递进到爱情(当哈利遇到莎莉百度云)

呼吸阀检验报告:保障安全的重要凭证(呼吸阀检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一份合格的呼吸阀检验报告能反映呼吸阀的性能和状态,为设备的安全使用提供可靠依据。在出具呼吸阀检验报告时,公司凭借专业的技术和严谨的态度,确保报告数据准确、结论可靠,能为客户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帮助客户解决呼吸…

呼吸阀检验报告:保障安全的重要凭证(呼吸阀检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缺乏维生素a眼睛会出现什么症状(缺乏维生素a眼部的症状)

缺乏维生素A可能导致眼睛视力问题,如夜盲症、干眼症甚至角膜软化等,应及时通过饮食补充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维生素A治疗。 维生素A参与视网膜中视紫红质的合成。如果缺乏维生素A,在暗光条件下眼睛适应能力下降,可能导致夜盲症

缺乏维生素a眼睛会出现什么症状(缺乏维生素a眼部的症状)

对于塑料颗粒,除铁效率能达到多少?(塑料颗粒的质量要求)

当前,以佛诺斯为代表的专业除铁器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将除铁效率推至新高度,结合华特磁电、艺利等头部企业的技术路径,可清晰窥见行业效率突破的核心逻辑。 当行业还在讨论“除铁效率能达到多少”时,佛诺斯已通过技术创新…

对于塑料颗粒,除铁效率能达到多少?(塑料颗粒的质量要求)

揭秘大型电子防潮柜的多功能世界(电子防御器材)

你知道吗?现代科技让防潮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用途。本文探讨一款集艺术品保存、电子产品防护、茶叶储藏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设备——艾励特1490L工业级大型防潮柜。它的设计初衷和实际应用场景究竟如何?它又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惊喜?一起走进这款神秘

揭秘大型电子防潮柜的多功能世界(电子防御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