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女座算法一上线,投放崩盘了:素材在努力,算法在迷路,受众在看戏。
2025年Meta广告投放已经卷到新高度了。很多企业明明跟着平台节奏在更新打法却依然踩坑:算法看不懂、受众选不准、预算烧得心疼却没效果。
我们团队长期做出海营销,看到问题就两个:不了解Meta最新算法逻辑,以及没找到仙女座系统下正确的受众组合方式。
基于千万级广告实操经验,我们把最新算法变化趋势 + 直接能用的受众策略整理成一套可直接落地的方法,可以先照着这套方法在账号里自查一遍。
01.Meta算法大转向这次Meta(原Facebook)的算法升级,彻底改写了过去的投放思路,方向明确:降本增效、精准变现。媒介管家团队与平台的深度沟通,结合大量实战复盘,总结出4个最关键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只是“新闻”,而是我们每天在客户账户里用来诊断问题、设计方案的四个底层判断。
一、核心变化:AI 行为建模取代标签匹配
过去靠给用户和内容打标签做匹配,但Meta全球20亿月活、每天几十亿内容,标签匹配已经太慢、太贵、太低效了。
这次更新直接把点击、停留、转化等多维信号合成一个模型,由AI根据用户的近期行为来判断他现在想看什么、想买什么 —— 不再依赖那些早就过时的历史标签。对于广告主来说,靠精准定位吃老本的时代结束了。
在我们的服务里,第一步就是帮客户从找兴趣标签,转成喂行为信号:
- 素材和落地页尽量体现最近行为(比如“最近在找礼物🎁”“刚开始健身”“准备搬家”等);
- 定向不再堆一堆兴趣标签,而是先让系统去读“最近行为+转化”,再在此基础上做精细化。
Tips💡:快去看一看,你现在喂给算法的,是历史标签,还是当前行为。
二、流量趋势:素材越多元,曝光越多
不论是广告素材还是原生内容,类型越多,越容易拿到流量。平台给新用户推内容时,就是靠多方向试探来判断真实偏好。
jrhz.info对广告主也是一样——只用一两条同质化素材,效果会越来越弱。必须用产品测评 + 场景展示 + 优惠活动这种多类型组合,让算法更快锁定人群需求、把流量推上来。
我们给客户做投放方案时,会先搭一个素材类型矩阵,而不是只要几条通用广告片:
- 至少覆盖 3–5 种不同类型:测评、开箱、前后对比、场景故事、限时优惠等
- 每一类,都对应一个算法要看的信号:信任感、价格敏感度、使用场景等。
Tips💡:好处是就算你不改任何“设置”,光是换一套多元素材,算法就更容易找到谁真的对你有兴趣。
图源:网络
三、行业趋势:自动化是大方向,但别盲信
从AAA通投到 Advantage+ 自动化,Meta一直在向Google的思路靠拢,国内『抖音』、腾讯也在跟进。核心目的是降低投放门槛,让更多中小广告主也能跑起来。
但是自动化不是万能钥匙,Google UAC 这两年也悄悄把部分定向功能加回来,就是因为纯自动化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容易跑偏。
事实证明:AI做大方向 + 人工做关键节点干预,才是更稳的打法。在冷启动、效果波动这些关键节点,媒介管家团队会人工介入,比如调定向、调预算,让算法不自嗨,这是我们为上千家客户验证过的稳定方案。
换句话说,真正解决问题的点在于:不是开不开自动化,而是:
- 什么时候放手给自动化;
- 什么时候要有人站出来人工干预一下方向盘。
我们代投/陪跑服务的价值,就在这些关键拐点上帮你做判断,而不是替你点几个开关。
四、市场差异:隐私规则直接决定投放效果
欧美受到GDPR和iOS隐私限制影响,平台拿到的用户数据很少,AI建模自然也会被削弱;而国内能通过CAID拿到更多偏好数据,投放就更精准。
这意味着做全球投放绝不能一套打法走到底。不同市场的隐私环境不同,你的定向、素材测试范围、预算策略都要跟着调整,否则效果一定会打折扣。
02.仙女座时代受众抉择:A+稳下限,Manual冲上限仙女座作为Meta的统一建模系统,放大了两种核心受众的差异。选对了受众就等于少烧一半钱。
媒介管家团队以稳健型选手和潜力型选手的定位,为客户梳理适配逻辑,并提供全流程执行支持👇
一、两大受众核心差异
(这里说的不是某个功能怎么点,而是一整套从冷启动到扩量的受众解决方案)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
- A+ = 稳下限;
- Manual = 冲上限。
二、分阶段受众打法:媒介管家帮你全程落地
1)冷启动:A+ Audience 优先,7天起量
新账户完全没数据,算法也是一脸懵。这时候直接用A+ Audience,能借助平台历史模型快速判断谁可能买、为什么买,大大减少试错成本。
怎么操作❓
- 新建广告组 → 勾选 Advantage+ Audience
- 目标选核心转化(加购 / 结账)
- 准备 3–5 条强相关素材
- 预算设成日均预期消耗的 1.2 倍,加速通过学习期
在媒介管家的代投/陪跑服务中,这一步我们会帮客户:
- 选转化事件;
- 梳理并共创首批素材;
- 设定预算区间和“干预阈值”;
- 让冷启动不再是盲投烧钱,而是有节奏地拿到第一波靠谱数据。
2)测试期:A+ + Manual 双轨并行
当素材开始跑出初步好信号(比如某条素材 CTR ≥1.5%),立即启动双受众:
- A+:稳产出(保底)
- Manual:试新人群、冲增量(博高点)
仙女座算法越自由,学习越快。双轨并行,可以让算法既沿着成熟路径跑,又不断开新路。
在实际合作中,我们会根据客户预算和风险承受力,帮他设计:
- A+ 和 Manual 的预算占比;
- 哪些素材只给 A+ 跑,哪些适合放到 Manual 去冲量;
- 看哪些指标来决定该不该加码/停掉。
3)扩量期:Manual 当主力
扩量最重要的是跨过量级瓶颈,而 Manual Audience 的优势就是人群最大、限制最少。素材越多样,扩量越顺,这已经是仙女座时代的共识。
怎么扩❓
- Manual Audience 搭配多元素材
- 预算往上提,但每次不要超过 30%,避免把算法搞乱
- 多看“近期行为型数据”,及时砍掉表现差的素材
这一步,很多广告主容易心态上头:看到好数据就猛加钱,结果把算法打乱重来;需要有专业的人帮你控节奏,既往上拉,又不把盘子弄崩。
图源:网络
4)成熟期:双受众并行,又稳又冲
最稳的组合是:
- A+ Audience 扛 30%–40% 的稳定转化
- Manual Audience 负责冲更大的量级
这样既不被 A+ 的天花板卡住,又能避免纯Manual带来的波动,把流量空间吃满。记得每月做一次复盘,把这两块的输出和投入说清楚,老板就会知道:钱花在哪、单来自哪。
03.媒介管家帮你避开三大坑一、纠结无效参数:我们帮你聚焦核心策略
很多投手纠结“1-1-1”“1-3-3”的细节,其实根本不重要。受众是工具,不是策略。
媒介管家团队会按账户阶段制定核心打法:
- 冷启动:用 A+ 稳
- 扩量期:用 Manual 冲
我们团队服务的某跨境新号:A+ 用7天起量,切Manual后直接翻倍。
二、素材永远是基础:我们全程帮你做优化
AI 再强,也要靠好素材喂数据。
- Manual 要多样性
- A+ 要高转化内容
我们会每周复盘素材效果,持续迭代,保持内容新鲜和高相关。
对于很多没有内容团队的客户来说,这块是最痛的:
- 不知道该做什么风格;
- 不知道该做多少条;
- 不知道哪条该留、哪条该砍。
在陪跑服务里,我们会把每一轮素材表现拉出来,用大白话讲清楚:为什么这条行,那条不行,让你下次知道怎么提需求、怎么拍。
三、学会与算法共生
我们团队专家会教你在放开探索和适度管控之间拿捏:
- 欧美数据少 → 帮你缩小 Manual 范围
- 数据充足地区 → 放开探索挖增量
并通过持续培训让你的团队也能理解最新算法逻辑,不再被动。
图源:网络
Meta的算法变革,本质就是:抓住当前需求、压缩成本、全面自动化。作为与 Google、Meta 等平台深度合作的服务商,媒介管家专家团队会帮你按以下步骤落地执行:
✅️诊断你账号阶段(冷启动 / 测试 / 扩量 / 成熟)
✅️选对核心受众,搭建 3-5 条多元素材
✅️跑3-7天初测,通过智能系统实时调整
✅️成熟后用双受众组合做到又稳又冲
这些步骤,其实你完全可以自己按文中思路先跑一遍:有团队,就内部按这套流程拆任务;目前人手不够、也不想再用真金白银去摸索,就交给我们媒介管家,等跑顺了,再接回来自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