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不妨先点个“关注”,这样不仅方便你与他人分享讨论,还能让你感受到参与其中的独特魅力,感谢你的支持!
她曾被导演当面批评为“像卖土豆的大姐”,有长达六年的空白期,无戏可拍,生活艰难,甚至只能依靠丈夫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当所有人都认为她只能选择转行时,命运却给了她一个翻身的机会。
2008年,一部震撼全国的电视剧《闯关东》横空出世,这一剧让她从“啃夫主妇”迅速跃升为半个中国人都喊她“娘”的顶流明星。在短短几个月内,她从默默无闻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那么,她到底是如何完成这一事业逆袭的呢?
她凭借着一部电视剧,完成了从无名到爆红的华丽转变。
2008年1月,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的电视剧《闯关东》成为当年最火的开年大戏。剧集一经播出,立刻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好评。老年观众一边叼着烟袋,一边感动得擦眼泪;年长的妇人们边纳鞋底,边抽鼻子。无数观众被这部讲述传奇历史的剧集深深吸引。
凭借着过硬的剧本和演员们精彩的演技,这部剧的收视率稳居同档期电视剧的首位。而在这部剧中,萨日娜饰演的“文他娘”成为了剧中的一个亮点。她凭借细腻而深沉的演技,把角色“文他娘”演绎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送别儿子时强忍泪水的克制,还是面对土匪时护子心切的果敢,她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很多时候,她几乎不需要台词,眼神和肢体语言就能打动人心。
凭借“文他娘”这一角色,萨日娜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还先后获得了第24届金鹰奖观众最喜爱的女演员奖与第27届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这些奖项是对她演技的高度肯定,也成为了她演艺生涯中的里程碑。
然而,获得荣誉后的萨日娜并没有因此自满,反而变得更加谦虚和努力。尽管娱乐圈充满了名利的诱惑,萨日娜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表演理念。她曾说:“接到一个角色时,要将自己的灵魂抽出来,把角色的灵魂放进去。”她对表演的定义只有一个词:“真诚”。她坚信,演员是否真诚,观众能够感受到。“除了做演员,我什么都干不好。”这份对表演的热爱,萨日娜觉得是命中注定。
然而,在成名之前的她,也曾面临过无戏可拍的困境。1989年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怀着满腔热情的萨日娜走入了社会,但命运却给了她一记重击。她跑了很多剧组,导演们都告诉她:“我们要的是漂亮的。”毕业即失业,这一尴尬的局面让她感到十分沮丧。幸运的是,尽管工作不顺,萨日娜还有丈夫潘军的支持。潘军和她同班毕业,进入了总政话剧团工作,经济上的重担便由他承担,萨日娜也成为了全职主妇,忙于家务和照顾家庭。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虽然她在外人面前显得很快乐,但潘军知道,这不是萨日娜真正想要的生活。萨日娜也感到迷茫,她渴望重新找回自己的事业和价值。
有一天,萨日娜听说朋友的公司招文秘,她决定试试,并想去学打字。没想到,丈夫却并不支持她,认为这个工作与她的专业毫无关联,如果只是为了补贴家用,不如继续等机会。他希望她能继续待在家里,等到能重新接到演戏的机会。
然而,每次去丈夫的拍摄现场,萨日娜心中都会生出一种羡慕和自卑的情感。她甚至曾有过“就像一只丑小鸭,永远也不会有机会演戏”的想法。
就在她心灰意冷时,机会终于出现。导演娄乃鸣邀请她与侯耀华一同演一个小品,尽管是喜剧,但这总算与她的专业有关,萨日娜答应了。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两年。通过多次演出,萨日娜发现自己并不擅长喜剧表演,最终她告别了喜剧舞台,重新陷入了迷茫。
就在此时,转机又一次到来。1995年,电视剧《牛玉琴的树》改变了她的命运。在许多女演员因艰苦的拍摄条件而放弃时,萨日娜毅然决定参演,并为了演好角色,每天都跟着剧中人物的原型在沙漠中种树。即使手上磨出血泡,她仍坚持不懈,空闲时还学习陕西方言。经过长时间的实地体验,她逐渐与当地人融为一体,最终成功完成了这部剧。虽然片酬不高,但她的演技却让许多导演记住了她。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萨日娜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1998年,她与丈夫一起出演电视剧《午夜有轨电车》,并凭此剧获得了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奖。当她听到获奖的消息时,她和丈夫都异常激动,这个奖杯标志着她终于获得了业内的认可。
而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她接到电话,被邀请参加第十八届飞天奖颁奖典礼。果然,她凭借出色的表现再度斩获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仅仅一个星期内,她就获得了两个重要奖项,萨日娜的事业终于迎来了辉煌的时刻。
从当初的“不够漂亮”到如今成为“母亲专业户”,萨日娜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外貌不是唯一的标准,努力和才华才是成功的关键。
如今的萨日娜,已经在电视剧《北上》中饰演了“马奶奶”一角,角色被赞誉为“全剧灵魂”。面对关于“为何不转型”的疑问,她淡然回答:“母亲这个角色是永远演不完的,每道皱纹里都藏着故事。”她的素颜照片随意扎着花白的头发流出时,网友们纷纷感叹: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何为真正的优雅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