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3岁博士毕业的科研人,都争着去当网红了?

如何看待23岁博士毕业的科研人,都争着去当网红了?

14岁就上中科大,23岁博士毕业,在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后,现在是中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

>>>>

拥有这般科研经历的袁岚峰,目前也是一名知乎大V,平时热衷于在网上科普知识,同时参加了央视相关科普节目的录制,就是这样一位有才学有传播力的学者,近期,属实又在知乎“火”了一把:

▲图源:知乎

知乎这位提问者列举出袁岚峰、毕导、温义飞等学霸高材生,通过他们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是,“为什么学霸们忽然都争着去当网红了?”先让我们来初步了解一下,问题中提到的这些学霸:

靠科普走红的学霸们

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他的科普作品覆盖了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知乎专栏,微信公众号,值乎,分答,一点资讯等主流媒体平台;参加过央视多档节目;应邀在总参谋部、共青团中央、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上海市委党校等机构讲课。

2016年11月,世界九大科学机构合作开展量子“大贝尔实验”,在世界招募海量被试者参与随机数输出游戏。袁岚峰前期写作了生动丰富的微信文章,吸引大量实验志愿者,并担任全球视频直播中国站的主持人和科普解说专家。解说吸引了数十万人在线观看,帮助实验收集到足够随机数据,论文在《Nature》发表

▲图源:网络

毕导:毕啸天,男,1993年出生,本科毕业后直博清华,期间当过两年辅导员,目前是清华大学化工系博士生,他给自己的定义是“ 一个爱开脑洞的科学段子手” 。2016年,他开了微信公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网友们"像追剧一样"等着看他更新网文,单篇文章浏览量高达10万+,曾休学专心运营自媒体,现在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图源:网络

温义飞: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史专业硕士,BIMGO Engineering 亚太区副总经理。他是学业有成的年轻CEO,同时也是西瓜视频的财经科普视频创作人、经济学研究者,从2015年起,他就是知乎大V了,发布了100多条知乎回答,大多与经济学研究有关,点赞上万是常态

▲图源:人民网

此外,科研人搞科普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早前,有位医学生用美妆博主的方式来推荐PCR产品,被网友称为:科研界未来的网红!这位学霸Y同学(原名余泓彬),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创新班)的一名医学生,他用美妆博主的方式推荐PCR产品,青蛙绿白起白的时尚冰盒、优雅的加样枪、超厉害的聚合酶,总有一款适合你~

▲图源:微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无机化学家戴伟(David Evans)在快手上发布化学实验短视频,当“科普网红”。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心中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即便不成为科学家也能够逐渐养成宝贵的科学思维。

▲图源:网络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的郑永春,作为行星科学家、科普作家,他热爱科学传播,从2004年开始,从线上线下的科普报告到科普文章、书籍的编撰,他以多种形式分享行星科学和太空探索的科学知识。

▲图源:今日霍州

科研人“红”了带来了什么?

以上这些被提问者称之为“学霸”的人物,或是拥有过人的求学经历,或是科研发展势头正起, 他们因选择从“幕后”走到“台前”转播专业知识的这一行为,被称之为“网红”是否欠妥?

首先,“网红”这一词,根据百度词条定义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或长期持续输出专业知识而走红的人。

如此可见,长期持续输出专业知识而走红的人,也可称之为“网红”。

其次,与其说这些科研人是“网红”,不如叫他们专业知识的“传播者”,他们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通过自身过硬的科研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道出了背后科学的原理,无形中丰富了大众的科学知识、培养了部分人群对科研事业的美好向往,为未来是否选择某专业读博,打下了良好的兴趣基础。

为何这些“知识传播者”热度丝毫不减?

在我们的普遍认知里,如果因为某个突发事件“红极一时”不是什么难事,但能做到持续输出原创内容,“红”的热度也丝毫不减,才是真正硬核的高阶“网红”精神,这些热衷于科普的科研人有什么秘诀呢?

这大概就和多数年轻有为的学者,谈及自己做出顶尖科研成果时,不断强调的这点一样:保持兴趣和热爱,是持续科研的动力。同样的,这些“知识传播者”,他们不仅拥有一份热爱,更是从研究和知识分享中获得了快乐,才能做到这样的学无止境,“传”无止境。

▲毕导探究自称是浑元形意太极门掌门人马保国的“武学造诣”而亲身实践

当下,知识视频成为新风口,有不少有博士学历的专业人士入各大视频自媒体平台,从事科普内容生产工作,同样收获了数以万计的粉丝,做着自己热爱的事业。

选择走入大众视野,将会面临更多双审视的眼睛, 是一次次的备受争议,让他们将手中的知识精心打磨,最终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很多人,只在艳羡他们人前的热度,却不曾了解背后的辛劳,所以当“网红”一词被用来定义他们时,才会引发热议。

科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越是要把专业的知识讲通讲透、讲得通俗易懂,越需要功底。这样专业的事如果不由专业人士做,谁来做?

—版权声明—

仅用于学术分享,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号:Eternalhui或nhyilin删除或修改!

—THE END—

☞ 人人都能读懂的编译器原理

☞ 张文宏给年轻人的一封信,请查收

☞ 吴军谈美国高等教育:为什么亚裔入学成绩高,但是在大学表现突出的并不多?

☞ 全国首位“90后”县长登场

☞ 双一流高校90后博导:带几乎同岁的博士生搞科研,是什么体验?

☞ 中美科技差距到底有多大?

特别声明:[如何看待23岁博士毕业的科研人,都争着去当网红了?]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警方通报女子拒绝加塞被3男子辱骂 涉事者因寻衅滋事被拘留(女子拒捕后朝警察开枪)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山西省陵川县驾车正常行驶时,遭遇一台奥迪车强行加塞,车上人员下车后对其进行辱骂恐吓。对此,8月7日,陵川县公安局发布了警情通报。通报中提到,一段关于“因拒绝强行加塞遭纹身男辱骂恐吓”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警方通报女子拒绝加塞被3男子辱骂 涉事者因寻衅滋事被拘留(女子拒捕后朝警察开枪)

iPhone 17 Pro将成为苹果最理智的一次改革!(苹果17pro)

iPhone 17 Pro将成为苹果最理智的一次改革。 最新曝光的消息显示,即将发布的苹果iphone17系列手机将进行彻底的改革。其中iPhone17Pro的存储翻倍,真正砍掉了128GB版本,只留下256…

iPhone 17 Pro将成为苹果最理智的一次改革!(苹果17pro)

启迪环境:公司业务目前未涉足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相关领域(启迪环境:公司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启迪环境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业务目前未涉足家用智能清洁 机器人相关领域。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数字环卫、水务生态、固废处置、环卫车辆及 环保设备研发制造等。…

启迪环境:公司业务目前未涉足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相关领域(启迪环境:公司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吃饭选择障碍?「等下吃什么」iPhone 捷径 APP 帮你决定!(吃饭的选择)

随机挑选用餐类型确定后帮你列出附近 10 公里的那类型餐厅(半径範围可自由更改)按下去直接导航餐厅类型可以自由更改免下载App,超轻量,在通知中心 Widget 中即可启用「等下吃什么? 这个捷径小工具里…

吃饭选择障碍?「等下吃什么」iPhone 捷径 APP 帮你决定!(吃饭的选择)

七要素气象站:精准洞察天气的“全能哨兵”(什么叫气象要素)

鸣乔【MQ-JXQX-7G】七要素气象站是集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水量、光照强度监测于一体的智能气象观测设备,凭借高精度传感器与自动化技术,为气象预报、灾害预警、行业生产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农业领域,…

七要素气象站:精准洞察天气的“全能哨兵”(什么叫气象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