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射用门冬酰胺酶
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可达50%以上。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也有一定疗效。常与长春碱、泼尼松、阿糖胞苷、巯嘌呤、甲氨蝶呤等合用,以提高疗效和减少耐药性的发生。长春新碱应在天门冬酰胺酶之前给药,如先给本品就会损害肝对长春新碱的清除。临床尚可利用本品的兔疫抑制作用治疗皮肌炎。
注射用门冬酰胺酶是一种抗代谢类抗癌药物,主要通过干扰蛋白质合成来发挥其作用。该药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以及某些类型的恶性淋巴瘤。注射用门冬酰胺酶可能引起免疫性过敏反应和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的过敏反应。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血象等指标,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
1. 免疫性过敏反应:注射用门冬酰胺酶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对药物产生异常反应,表现为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2. 蛋白合成减少:长期使用该药物可能会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影响身体正常代谢功能,导致生长迟缓等不良反应。
3. 过敏性休克: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危险症状,需立即进行抢救治疗。

4. 皮下注射部位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硬结等情况,通常为暂时性反应,无需特殊处理。
5. 肝功能损害:长期大剂量使用该药物可能损伤肝脏,导致肝功能异常,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
6. 骨髓抑制:门冬酰胺酶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等问题,需定期检查血常规。
该药禁忌包括对本品及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严重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症患者禁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禁用。